南京·最长1分钟
今天,2018年12月13日,
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
81年前,侵华日军侵入南京,
30多万同胞惨遭日寇杀戮。
每年今天,
我们举国公祭,
寄托民族的哀思,也为祈愿和平!
蚀骨之痛经久难愈,民族之殇当祭之以国。
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·国家公祭仪式
上午10:00,第五次国家公祭仪式开始!
10点01分,南京
上午10:01——10:02,
城市上空拉响防空警报。
汽车、火车、轮船汽笛齐鸣,
路上行人停下脚步,低头致哀。
我们不在同一时空,却同为曾经的悲痛铭记,
此刻,南京城的街头是这样的……
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
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
南京新街口
水西门大街江东中路路口
交警四大队民警低头默哀。
铁路南京供电段
龙蟠中路通济门附近
南京理工大学幼儿园
南京医科大学留学生教室
南京长江五桥江心洲建设工地
中铁14局工人默哀悼念遇难同胞。
江宁区东山街道岗山安置房二期项目现场
此外,南京公交集团系统内的公共交通:
轮渡,有轨电车……
都在10:01分那一刻低头默哀(鸣笛默哀),
见证“最长1分钟”!
今天,他们这样说……
地点:龙蟠中路通济门附近
人物:江南出租汽车公司苏A91213驾驶员苏斌
51岁的苏斌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,开出租车至今已15年。每年这个时候,不论他在开车还是在走路,都会停下来默哀。有时车上带有外地乘客,他都会向对方认 真介绍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惨剧,让更多人铭记。
警报声响起的那一刻,路面上的车辆都已停驶。此时,苏斌已停稳车辆,端坐在驾驶位上,左手扶住方向盘,右手按响汽车喇叭。他表情肃静,微微低头,在警 报声和汽车鸣笛声中默默致哀。 当警报声停止后,苏斌这才松开紧紧按在汽车喇叭上的右手,收拾好沉痛的心情,继续投入到出租营运中。
“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,我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,在这一刻要起到模范作用,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,让更多人铭记这段历史,向更多人传递和平。”
——苏斌
地点:江宁区东山街道岗山安置房二期项目现场
人物:项目经理梅彪
10点01分,南京城上空警报长鸣。20余名留守工地的管理人员在此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低头默哀。
36岁的梅彪是南京人,老家离江宁秣陵凤凰山铁矿不远,从小就听着父辈讲述抗日战争时的血泪岁月。有外地朋友来南京,他也会推荐或陪同他们,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。
“老一辈人总说,年轻人很幸福。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,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、更多的发展机遇,真的很幸福。但是,世界上战火硝烟依然存在,我们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。对我和同事们而言,我们会永远铭记这段沉痛泣血的历史,也会用‘建得广厦千万间’的心态,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。”
——梅彪
“12·13”,愿和平永驻
“自古以来,
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。
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、像雨露一样滋润。
有了阳光雨露,万物才能茁壮成长。
有了和平稳定,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。”
4年前,首个国家公祭日仪式上,
白鸽放飞,翱翔蓝天,
习近平总书记这番坚定铿锵的话语如冬日暖阳,
寄托的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。
又是一年“12·13”,
今天,我们慎终追远,
以国之名,行祭之礼。
以史为鉴,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。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,
撞响和平大钟,
昭昭前事,永矢弗谖;
祈愿和平,直到永远!
扫一扫“二维码”,撞响和平大钟,为和平接力!
“扫一扫”查看更多详情
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
内容来源: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姚强 冯芃 崔晓 徐宁 谈洁 张源源 马道军 王茸 董家训 葛妍 刘全民 吴彬 严常坤;南京交通微信
产品策划: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思颖 俞又丹
产品制作: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美编及技术开发 赵亮 高鹏 林欣
延伸阅读
- 和平,祈愿……2018.12.13
- 愿和平永驻……2018.12.13
- 下半旗,祭同胞;愿和平,祈安宁……2018.12.13
- 数万人“和平许愿墙”前签名祈愿 2018.12.13
- 揭示历史真相 南京,向世界讲好和平故事2018.12.13
- 守护记忆 守望和平2018.12.13
- 铭记历史祈求和平 青岛路社区组织居民走进拉贝故居2018.12.12
- 公祭日前夕,南京向世界传递和平2018.12.12
- “12·13”,愿和平永驻2018.12.12
- 12月13日国家公祭,全城“默哀一分钟” 2018.12.12